當前位置: 展覽展示

     

展覽(exhibition),著作權法術語,指公開陳列美術作品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。展覽會既是信息,通訊和娛樂的綜合,也是唯一的在面對面溝通中充分挖掘五官感覺的營銷媒介。二十世紀盡管出現高速的電子通訊方式,展覽會,作為臨時的市場,仍然是最專業、有效的銷售工具。
 

 展覽的發展歷史

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,展覽會也有較長的發展歷史。中國展覽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代集市。

中國古代集市起源于宗教性的集會。早在西周(公元前1100~公元前771)即有陜西岐山風雛山村的宗廟會,一年一次,會期3天。

元代(1271~1368)時,元大都(今北京)的集市多達30多個,今北京鐘鼓樓一帶是元大都繁榮的集市所在地。

明代(1368—1644)時,北京集市依然繁榮。城隍廟、隆福寺、護國寺、白云觀等地是定時廟會場所。明代還與北方游牧民族進行交易的由國家控制的馬市,即茶馬市。

清代(1644—1911)時,北京的白塔寺、隆福寺和護國寺是著名的三大廟會所在地。清代在傳統集市的基礎上,又逐步發展了具全國規模的一些專業集市,如無錫、蕪湖的米市,最典型的是河北安國的藥市,春秋兩次。作為專業的藥材集市,安國藥會已初步具備近代專業博覽會的形式和內容。

清代后期,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,中國早期的博覽會出現了。1905年,清工商部在北京前門設“京師勸工陳列所”,展示各地工業品,同時附設勸業商場銷售商品。這是中國博覽會的雛形。、1909年,江蘇教育總會在滬召開全省學堂成績展覽會,這是我國首次以展覽會命名的展覽。1910年,清廷在南京舉辦南洋勸業會,掀開了中國近代展覽史的第一頁。南洋勸業會是中國歷史上具現代展覽概念的第一個商業博覽會。大會分設各省、紡織、茶葉、工藝、武備等館,會期3個月,觀眾達二十多萬。1912年,北京政府改清廷在前門的勸工陳列所為商品陳列所,以后又改為勸業場,使得這一中國最早的展館逐步變成商場。1921年8月,上?偵虝唐逢惲叙^建立,每年6、7月征集展品,每年秋季舉辦一次展覽會。1922年10月,上?偵虝谏虾J状闻e辦了中國蠶繭絲綢博覽會。1925年,舉辦了武漢展覽會。1928年,舉辦了四川國貨展覽會。1929年,舉辦了西湖博覽會。西湖博覽會是我國歷史上規?涨暗恼褂[盛會(2000年起,西湖博覽會繼續在杭州舉辦,每年一屆)。1935年,舉辦了西南各省物品展覽會。1936年,舉辦了浙贛特產聯合展覽會。1944年,東北偽滿洲政府舉辦了哈爾濱博覽會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(1949)至20世紀80年代初期,中國的展覽會主要是由政府承辦。80年代后期,中國的展覽業逐步發展,特別是經過近20年來的迅猛發展,展覽已成為國民經濟中重要的新興產業。

隨著現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,展覽會的組織手段和表現形式都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。例如,近幾年網上展覽會取得了長足的發展,并已經成為實物展覽會的有效補充,在2003年SARS期間更是受到了眾多參展商和貿易人士的青睞。

分類

在中文里,展覽會名稱有博覽會、展覽會、展覽、展銷會、博覽展銷會、看樣定貨會、展覽交流會、交易會、貿易洽談會、展示會、展評會、樣品陳列、廟會、集市、墟、場等等。另外,還有一些展覽會使用非專業名詞。加上這些非專業的名稱,展覽會名稱將更多!

展覽會名稱雖然繁多,其基本詞是有限的,比如英文里的fair exhibition exposition show 中文里的集市、廟會、展覽會、博覽會。其他名稱都是這些基本詞派生出來的,下面說明一下展覽會基本詞的含義。


集市
在固定的地點,定期或臨時集中做買賣的市場。集市是由農民(包括漁民、牧民等)以 及其他小生產者為交換產品而自然形成的市場。集市有多種稱法,比如集、墟、場等。在中國古代,常被稱做草市。在中國北方,一般稱作集。在兩廣、福建等地稱作墟。在川、黔等地稱作場 ,在江西稱作圩。還有其他一些地方稱謂,一般統稱作集市。集市可以認為是展覽會的傳統形式。在中國,集市在周朝就有記載。目前 在中國農村。集市仍然普遍存在,集市是農村商品交換的主要方式之一,在農村經濟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。在集市上買賣的主要商品是農副產品、土特產品、日用品等。


 

廟會


在寺廟或祭祀場所內或附近做買賣的場所,所以稱作廟會。常常在祭祀日或規定的時間舉辦。廟會也是傳統的展覽形式。因為村落不大可能有較大規模的寺廟,所以廟會主要出現在城鎮。在中國,廟會在唐代已很流行。廟會的內容比集市要豐富,除商品交流外,還有宗教、文化、娛樂活動。廟會也稱作廟市、香會。廣義的廟會還包括燈會、燈市、花會等。目前,廟會在中國仍然普遍存在,是城鎮物資交流、文化娛樂的場所,也是促進地方旅游及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。 展覽會。從字面上理解,展覽會也就是陳列、觀看的聚會。字在只表示了形式,而末體現內容。展覽會是在集市、廟會形式上發展起來的層次更高的展覽形式。在內容上,展覽會不再局限于集市的貿易或廟會的貿易和娛樂,而擴大到科學技術、文化藝術等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。在形式上,展覽會具有正規的展覽場地、現代的管理組織等特點。在現代展覽業中,展覽會是使用最多、含義最廣 的展覽名稱,從廣義上講,它可以包括所有形式的展覽會;從狹義上講,展覽會右以指貿易和宣傳性質的展覽,包括交易會、貿易洽談會、展銷會、看樣定貨會、成就展覽等。展覽會的內容一般限一個或幾個相鄰的行業,主要目的是宣傳、進出口、批發等。


 

博覽會

中文的博覽會指規模龐大、內容廣泛、展出者和參觀者眾多的展覽會。一般認為博覽會是高檔次的,對社會、文化以及經濟的發展能產生影響并能起 促進作用的展覽會。但是在實際生活中,“博覽會”有被濫用的現象。不時可以在街上看到由商店舉辦的“某某博覽會”。展覽會和博覽會在漢語中是名詞,《辭源》和一些古漢語詞典中無記載。

展覽是一種特殊的流通媒介。從流通性質上講,展覽與批發、零售等流通媒介相同。通過展覽,買主和賣主簽約成交做成買賣。但是,展覽也有其特殊性,有別于其他流通媒介。不論是外貿、商業,還是期貨等,本身都是交換過程中的一個環節;不論是形式上(商業和貿易),還是意義(期貨)上的常規交換,都要先買進商品,再賣出去。而展覽則不是交換的中間環節,它只為賣主和買主提供環境,由買賣雙方直接達成交換。在實業界和學術界,許多人把展覽視做傳播媒介。展覽的兩大性質是展示、宣傳。政治、文化類的展覽可以被劃歸為傳播媒介。雖然經濟貿易類展覽也具有傳播功能和作用,可以被用作傳播媒介。但是就其根本作用和性質而言,經濟貿易類展覽是一種特殊的市場,是一種交換媒介,而不是傳播媒介、應該指出的是,本書是專門研究企業參展實務的,這里的展覽是特指貿易性質的展覽。

展覽的性質

展覽是一種既有市場性也有展示性的經濟交換形式。在古代,它曾在經濟交流中起過重要的作用;在現代,它仍在很多方面發揮作用,包括宏觀方面的經濟、社會作用和微觀方面的企業市場營銷作用。展覽是經濟交換(流通)的一種形式,展覽曾是人類經濟交換的主渠道現在仍是重要渠道之一,展覽會介入中國經濟活動,在流通和信息領域充當重要角色,現已成為重要的商品市場、技術市場、信息市場和資金引進市場。

展覽的類型

按性質分,可將展覽分為貿易展覽和消費展覽。

按內容分,可將展覽分為綜合展覽和專業展覽。

按規模分,可將展覽分為國際、國家、地區、地方展覽、單個公司獨家展覽。

按時間分,可將展覽分為定期展覽和不定期展覽。

按展覽場地分,可將展覽分為室內展覽、室外展覽、巡回展覽、流動展覽。

展覽的基本要素

一是參展主體,即參展商;

二是經營部門或機構,即組織者;

三是展示場所,即展覽館或展覽中心;

四是展覽服務商,如搭建商;

五是參觀展覽的觀眾。

 

友情鏈接: 江蘇包裝 船用發電機組 康明斯發電機 偽裝網 沃爾沃發電機組 泰州明珠幼兒園 康明斯柴油發電機組 泰州廣告公司
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-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蜘蛛词>|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 <文本链>